上市十周年脱胎换骨巨变,建设银行转型加速谋新发展
如果把“十年”作为一个轮回,那么,过去十年是中国银行买入业发展的“黄金时代”。四大行股改上市,进入规模和效益持续扩张的阶段,实现从老船向金融航母的华丽蜕变。
如今,站在上市十周年的新起点,建设银行买入率先交出了新十年的“转型答卷”。
上市十周年巨变
资产规模和盈利能力跃升五倍
回溯到上世纪90年代末,四大银行不良贷款率一度高达30%,沉重的不良包袱羁绊着银行裹挟不前。尽管四大资产管理公司相继于1999年成立,用于化解和处置银行不良资产,但四大银行因受陈旧的体制所累,在经济发展大潮中,犹如一轮踽踽下沉的老船,难以抵御改革的风浪,银行业如何在“自我沉沦”中重整旗鼓、扬帆出海,已经成为一道不得不攻克的难题。
2003年年底,国有商业银行股改序幕拉开,国务院首选中行、建行实行股份制改革试点,向两家银行注资450亿美元用以补充资本金。其中,建行获得国家外汇储备金注资225亿美元。
随着国家注资,引入国际战略投资者,股份制自我改造……四大银行逐渐在涅盘中焕发新机。
2005年10月27日,作为国有四大行中首家赴境外上市的先行者,建设银行成功发行H股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此次发行规模264.86亿股,每股发行价2.35港元,市净率达到1.96倍,市盈率达到14.7倍,创造了当时全球IPO(首次公开招股)的最大规模纪录,也创造了当时香港上市公司集资额的最高纪录。
股改上市后的建设银行,踏准国家经济飞速发展的顺风浪潮,扬帆起航。盈利能力是最有说服力的一个标志,Wind数据显示,2005年底,建行净利润仅470.96亿元,净利润负增长3.95个百分点,一年后,净利润下滑的速度得以遏制,转为-1.66%,到2007年末,建行净利润迈入腾飞的阶段,增至691.42亿元,增速高达49.07%,随后几年,净利润继续快速扩大,相继突破1000亿元、1500亿元、2000亿元三道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数据指标,净利润增速也相继以34.1%、15.29%、26.31%、25.52%急剧抬升,走过规模迅速扩张的8年里程,这艘壮大的巨轮继续稳健航行,到今年三季度末,建行实现净利润1920.76亿元,是上市前的近五倍之多。
除了盈利能力,十年间,一组鲜明的数据也在彰显建设银行所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建行资产规模是上市前的近5倍,达到18.2万亿元;上市十年来,累计实现利润1.5万亿元,净利润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6.6%,每年的净利润是上市前的近5倍;年化平均资产回报率和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1.51%和20.18%,资本充足率、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4.97%和12.73%,在国际大银行中名列前茅;不良贷款率为1.42%,远低于上市前的3.84%,拨备覆盖率为185.29%。
其实,除了规模和盈利的巨变,银行业在体制机制上也实现了脱胎换骨的蜕变。以建设银行为例,该行先后经历了国家财政拨款、国家专业银行、国家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四个时期,实现了从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轨、从商业银行向股份制银行转制两次大的飞跃。
在经营策略上,建设银行则从最初的银行业务为主搭建起以银行业务为主、非银业务为补充的多元化银行集团。如今,中国建设银行集团已拥有6家境内子公司、1家境外非银行类子公司,以及27家村镇银行。经营范围横跨境内外两个市场,业务覆盖保险、信托、投行、基金、租赁、期货、养老金等多个行业领域,综合化经营子公司资产达到2424亿元,三年来年均增长33%。
转型再出发
“CCB2020战略”力促全面转型
作为顺周期行业,银行业的经营效益与国家经济脉搏跳动有着一脉相承的关联。自2014年,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以来,银行难托经济增速放缓和结构调整的转型之痛,正经受着净利润增速下滑和资产质量恶化的双重考验。
倚靠规模扩张的经营老路已难以适应新形势的变化,银行业面临着新一轮转型期。尽管过去十年,建设银行已经在国内稳居行业第二,在国际市场,建行跻身2015年英国《银行家》杂志全球1000家大银行一级资本排名中第二位,在美国《福布斯》全球上市公司2000强中居第二位,近期又被评选为全球系统性重要银行。建设银行在不断突破自我的同时,也同样面临着新一轮的自我革新。
“打造国内最佳、国际一流的银行,这是我们的目标,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建行董事长王洪章表示,在当前决定商业银行命运的关键时刻,建设银行只有抓住稍纵即逝的机遇,加快转型,才能赢得新一轮发展红利。
10月23日,建设银行在香港举行的上市十周年大型推介会暨“CCB2020转型发展战略”发布会上,建设银行这艘巨型“金融航母”揭开了此轮转型的纲领:加快向综合性银行集团、多功能服务、集约化发展、创新银行和智慧银行五个方向转型。
转型“方法论”浮出水面
七招助力“金融航母”
作为巨型航母的“舵手”,王洪章对此轮转型的七个方面重点作出了具体阐述:经营管理上,集团的资源统筹与配置要由银行资产负债管理向集团大资产大负债管理转型。
大资产业务方面,建行公司业务部副总经理张喜军此前在银监会银行业例行发布会上表示,建行由过去信贷资金的提供者向全量资金组织者转变。此前建行主要提供信贷支持,现在金融脱媒加剧,建行已经开始向为客户提供全量资金的组织者这个角色进行转变。
同时,大力拓展非信贷中间业务收入,也是建设银行大资产业务的重要发展方向。截止到今年9月末,建设银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886.8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83%。
在批发业务方面,建设银行提出由存贷汇服务向为客户综合化服务转型。张喜军介绍,对于集团客户、大型客户,建设银行已经转变为提供综合金融服务解决方案,并将传统的信贷资源向中小企业客户群体和个贷客户群体倾斜。
10月24日,央行正式放开了存款利率上浮管制,利率市场化改革宣告收官。这意味着在市场化定价赋予商业银行的同时,存款市场战正式打响,银行业在吸储和金融服务的竞争也将愈演愈烈。
作为一家有着5亿个人客户的国有大行,建设银行提出,在零售业务方面,由个人业务、简单产品服务向综合性、大零售与服务转型。截止到2015年9月末,客户存款138277.13亿元,较上年末增加9285.60亿元,增长7.20%。
对于有着庞大的存款市场的建行并没有“满足”,金融服务升级才能赢得客户。王洪章表示,目前建设银行着力构建多功能产品和服务体系,整合现有产品服务,实现功能健全、响应及时、服务便捷,做到一个客户、一个账户、多样产品、一站式服务,形成服务目录清晰、服务组合多样、服务特色定制、综合功能完备、重点优势突出的多功能经营体系。
近年来,互联网金融创新频频,在悄然改变着客户习惯的同时,也倒逼着传统银行渠道变革。“大象”如何起舞,各家银行各显神通。
在渠道建设方面,建设银行提出向全面电子银行服务转型。对于转型思路,建行副行长杨文升此前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运用互联网的思维和技术对传统的商业银行业务流程进行再造,打造建行金融生态系统。
目前,建设银行个人网银客户突破2亿,手机银行客户1.7亿,企业网银客户366万;电子银行和自助渠道交易量占比达94.3%,意味着仅有5.7%的交易在线下完成。近期,该行新一代核心系统主体部分已经上线,首开了大型银行企业级系统升级的先河。
随着利率市场化催生金融加剧脱媒,银行在服务大企业客户时的议价能力有限,存贷款利差空间受到挤压,传统经营模式亟须改变,资产管理、交易型业务成为银行正在探索的新的利润增长点。对此,建设银行提出的转型思路是,资产管理业务要从存贷款管理大行向存贷管理和资产管理并重大行转型。
王洪章表示,在发挥传统的工程造价咨询业务优势和特色的同时,建设银行将探索公司化运营,扩充招标代理、工程咨询、资产评估等业务资质,实现其综合化发展。同时,大力拓展资产管理、养老金融、投资托管、金融市场、同业业务等新兴业务。今年上半年,建行管理资产规模已超过2100亿元,是2008年的10倍。资产管理正逐步成为建设银行已有初步优势的拳头业务。
受金融改革的倒逼,传统盈利模式难以为继,探索综合化经营成为银行业转型的一个共识。作为综合银行集团,建设银行提出,子公司要由产品配置单一、服务功能单调向多种产品配置、深化服务功能转型。目前,建行集团旗下具有建银国际、建行亚洲、建信基金、建信租赁、建信期货、建信人寿、建信信托等牌照。
多牌照、综合化经营对母行利润作出了重要贡献。截至2015年6月末,建行综合化经营子公司总资产合计2424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7.91%;净利润21.60亿元,同比增幅47.62%。
此外,银行系首家养老金公司也花落建设银行。今年该行把养老金业务分拆出来,与社保基金共同成立了国内首家养老金专业化公司,记者获悉,建信养老金业务管理有限公司将于近日正式开业。
在当前企业加速“走出去”、人民币国际化机遇以及“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在国际化战略方面,建设银行下一步的思路是,国际业务要向综合性、国际化和量质并重、效益提升转型。
在国内资产质量承压、盈利业绩下滑的背景下,建设银行加快了国际化步伐。今年以来,建行海外机构布局工作进展迅速,在境外设有26家一级机构,覆盖24个国家和地区。今年以来,建行欧洲所辖巴黎、阿姆斯特丹、巴塞罗那和米兰分行于6月同时开业,智利分行获颁牌照并成功获任智利人民币清算行,伦敦分行正式对外营业,苏黎世分行、马来西亚子行等机构申设筹备工作正在推进中。目前,建行基本完成了全球服务网络覆盖,并具备跨时区、跨地域、多币种、24小时不间断服务能力。
事实上,建设银行国际化业务还存在巨大的海外发展空间。王洪章透露,目前建设银行海外净利润在整个集团占比不足2%,海外净资产在集团占比5%左右,到2020年力争海外净利润在集团占比达到5%,海外资产总额在集团占比提至10%以上,尽快使得该行国际业务发展更快、盈利能力更强、资产规模更大。
在未来海外布局方面,建设银行还表示,将实现机构布局全球化、业务范围国际化、经营管理一体化,力争到2020年,海外机构覆盖40个左右国家和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