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用贷“遍地开花”,是福利?还是隐患?
消费信贷的时代,很多人都选择了提前消费,等到有钱了再去还之前消费的钱,按理来说这个是一件很好的事,对于消费者来说也是一项福利,比如我们使用的信用卡进行消费,信用卡账期是20-50天不等(根据消费的时间确定),只要我们在信用卡规定的还款日之前把钱还了就行了,这期间是免利息的,其实就相当于我们不用花一分钱的赊账,对于消费者来说是一件很好的事,假设我们去买一个大件,临时手头没有这么多钱的话还可以选择分期,而且分期的利息也还是可以接受的。当然,不论是第一种情况:不分期的情况下在规定还款日之前还款,还是第二种情况:进行分期,每期还规定的钱,都是有一个前提的,那就是还的钱在这个人的能力范围内。
但是在现实中却不完全是这样,小编身边有好几个这样真实的例子,这里以小L为例进行讲述,小L,25岁开始无奈下在一个四线城市的一家健康保健品公司上班,工资2500元/月,他有一个特点,就是对生活品质要求很高,抽名烟、喝名酒,穿名牌等等,但是按他的工资水平实际上没法支撑他的生活需求。
工作差不多一年后他听身边的朋友介绍按照他的工作时间和工资水平应该可以去银行办理信用卡,进行“消费”,他听了朋友的建议,还很顺利,共获得了5家银行的办理信用卡的申请,而且卡也顺利下来了,3张10000元的额度,2张8000元的额度,一共是46000元的额度,这下可把小L高兴坏了,拿到卡的第2天,就去换了一个最新的苹果手机,还买了一块名表,一共消费了20000多元。
另外,在这家健康保健品上班累了一年,也没剩一分钱,他觉得没意思,还不如辞职呆着,反正,卡里还有“几万元”呢!果然,几天后,他就跟他的老板说拜拜了,领导最后的2300多元的小L离开了这个是非之地,离开后小L拿着卡各种买,卡里的额度没剩下多少了,没办法了,控制了一下自己,不过眼看一个月就过去了,再过十几天就得还款了,这时小L有点着急了,怎么办?
自己身上也没剩多少钱了,根本还不起,他连忙想办法,打开那几个银行的APP看到有几个是可以点击分期的,但是由于他是第一次用卡,另外的几个银行不可以进行分期,只能全款,小L算了一下,假设能分期的都进行分期的话算下来,这个月他还得还21000元,他去哪弄这21000元去,他记得前几天他在好几个手机网页上都看到有低利息借款5分钟到账的广告,再加上他的一个朋友之前操作过也成功了。他怀着试一试的态度去平台借款,还真是成功了,在第一个P2P平台借了5000元,在第二个P2P平台借了10000元,在第三个P2P平台借了10000元,一共借了25000元,够还他的信用卡了,这是第一次“成功的尝试”。在接下来的1年时间里,他借的平台达到15个,而且都成功了,这样循环进行,在前期这个是能循环过来的,而且他在平台上的额度还慢慢提升了,但是,由于他没有收入,到后期慢慢地维持不过来了,导致有的借款没能及时还上而逾期的,在平台上借款逾期的日利率是0.04%~0.1%的罚息,截止到目前,包括罚息他还欠款12万元左右,每天几十个电话打到他那,他现在都不敢在家里呆着!他自己之前跟朋友说,他不是不想还钱,是他确实一下还不起,只能这么先拖着,自己再慢慢想办法!像他这样的真实案例真的不少,这个人群大多是现在的90后、95后,他们想要过高品质的物质生活,但实际的能力有限,就想到了这样的办法。
我们现在打开很多网页都能看到有这种推广个人信用贷的广告,这也给更多人在急需钱的时候提供了一个进行借款的选择。
尤其是近几年,个人信用贷可谓是“遍地开花”,但是像小L这样实际上并没有偿还能力却进行提前、大量的人不在少数,这种很显然加大了借款的逾期率或者坏账率。
那么问题就来了,按理来说,小L这样的消费能力不应该还能在这么多P2P平台上借到钱。是信息不对称?还是什么?个人信用贷“遍地开花”对我们来说是一项福利还是一个隐藏的隐患?大家如何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