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卡市场释放降温信号,银行如何把握平衡点?
信用卡市场竞争加剧,不良率抬头
信用卡不仅为客户和商户提供了收付款便利,也成了银行提供全面金融服务、提升盈利能力的重要工具。首先,信用卡业务高收益特征明显,消费分期、取现等各项服务的高收费也显著增厚了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其次,信用卡使用频次高,是品牌形象推广、客户黏性塑造的重要工具。
以上种种原因,促使信用卡业务成为各大银行“必争之地”,各类联名卡、主题卡、钛金卡、金卡、白金卡、钻石卡……让人眼花缭乱。
根据中国银联发布的《中国银行卡产业发展报告(2019)》数据显示,十年来,我国信用卡发卡量从1.86亿张增长到9.7亿张,2018年同比增长22.8%,信用卡交易总额从3.5万亿元增长到38.2万亿元,翻了10倍以上。
在信用卡市场争夺白热化状态下,近两年不少银行信用卡不良率呈抬头之势。
从已开展信用卡业务及披露相关数据的27家A股上市银行(5家国有大行、8家股份行和14家城商行或农商行)半年报看,共有7家银行信用卡不良率上升。最高者达到2.49%,不少上市银行信用卡不良率超出1%。
对于信用卡不良贷款的增长情况,多家银行在其年报中均提及“共债”现象。
近年来,个人消费金融业务呈高速发展态势,个人贷款业务从商业银行逐步扩展到各类消费金融公司、互联网平台,个人消费者同时向多家金融或类金融机构借款的现象(简称“共债”)日益增多。
行业整体发卡量增速放缓,中原银行大数据风控呈现解决方案
实际上,随着不良率的提升以及监管态度的愈发明确,2019年以来各大银行对信用卡业务已经进行了一定控制,信用卡发卡量增速明显放缓。
央行发布的《2019年第二季度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显示,截至二季度末,信用卡(包括借贷合一卡)在用发卡数量共计7.11亿张,较年初仅增长0.25亿张,增速仅为3.5%。
在此背景下,一家区域城商行——中原银行信用卡业务仍保持稳健增长态势。截至2019年6月30日,中原银行信用卡累计发卡142.10万张,仅2019年上半年就新增发卡39.22万张,增速高达38.12%。
究其原因,是中原银行近几年对于金融科技的不断加码。
自成立之初,中原银行就以“科技立行”、“科技兴行”作为重要发展战略,科技成为驱动全行业务发展的重要力量。通过近年来对IT系统的大力建设,该行对于数据收集、存储、分析的能力已然成熟,从而实现了对信用卡业务开拓的保驾护航。
据了解,在风险防控方面,中原银行一直以大数据风控、智能化风控及全流程闭环风险管理为发展方向,不断践行数字化转型,逐步提升风控的自动化、精细化、差异化水平。
具体而言,在业务开展中中原银行坚持注重大数据价值挖掘,持续推动信用卡风控向数据驱动转型。一方面全方位收集、整合客户全生命周期各类数据,并对其进行规划化、系统化管理;另一方面,中原银行根据业务实际及各类数据的覆盖率、区分度,积极对接、引入多维度外部数据,从而对客户形成精准画像。
凭借大数据风控能力的建设,中原银行信用卡业务高速增长的同时,最终保持了对风险的有效把控,截至2019年上半年,该行信用卡贷款不良贷款率仅为0.32%,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实现促发展和防风险的有效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