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额封卡大潮来临,信用卡行业迎来非常时期
今年以来,前几年大跃进之后的压力释放,叠加前所未有的疫情冲击,以及监管整顿力度的加强,信用卡行业迎来了一场大考。
对部分金融消费者而言,商业银行的降额封卡等收缩举措,无异于一场暴风骤雨。
1、降额封卡大潮
6月29日,银保监会消保局发布《关于合理使用信用卡的消费提示》,提醒消费者正确认识信用卡功能,合理使用信用卡,树立科学消费观念,理性消费、适度透支。
在该文件开头,银保监会提到了原委:“根据信用卡业务的一些投诉热点和消费误区”。
银保监会并称,近年来,信用卡业务发展较快,已成为银行零售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居民消费、方便居民生活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使用信用卡过程中的问题也日益突显。
这很难不令人联想到近期以来愈演愈烈的信用卡降额封卡大潮。从国有大行到股份行,信用卡业务的收紧态势正在全面蔓延。
恰逢疫情时期,于是银行又一次背上了“晴天送伞、下雨收伞”的骂名。银行还陷入了一种囚徒困境:谁收的早,谁的损失就越小;谁收的晚,谁就遭殃。如此一来,会倒逼银行变本加厉进行收缩。
银行此举,既有主动加强风控的考量,也是监管不断升级的结果。
6月24日,银保监会发布《关于开展银行业保险业市场乱象整治“回头看”工作的通知》,剑指信用卡业务的诸多乱象。重重乱象背后,是银行在过度追求信用卡大跃进,风控不严故意放水惹的祸。
2、Q2不良压力大
当疫情犹如黑天鹅,对信用卡资产质量形成重大冲击之际,业务调整也就以相对剧烈的形式出现了。
据央行发布的《2020年第一季度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截止到一季度末,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偿信贷总额高达918.75亿元,相较2019年末大幅增加23.7%,占信用卡应偿信贷余额的1.27%。
二季度过后,信用卡坏账风险几何?到目前为止,市场预期并不悲观。
相关机构在最近的一份研报中提到,信用卡风险暴露追根溯源,短期源自疫情冲击,更多是消费信贷业务高速扩张后必须的业务调整;预计随着企业复工复产和失业率数据回复至常态,信用卡不良压力暴露节奏将逐步放缓。
除此之后,更有机构放言,信用卡及消费贷已渡过“野蛮生长期”,当前行业监管较为规范,抗风险能力较非典及次贷危机时期显着提升;预计2020年信用卡贷款不良率中枢约在1.70%,较2019年末上升7个基点,不良率波动范围在1.50%-2.00%之间。